自然植物期刊_自然植物物语
广西发现杜鹃花属植物新种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2021年,柳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开展乡土杜鹃花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过程中,在元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发现一种杜鹃花属植物。其叶型为阔卵形至圆形,叶基部为心形耳状,株高1米至2米,花冠淡粉色,漏等我继续说。
>^<
?▂?
广西岩溶地区连续发现植物新种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日介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团队在保护区内发现一全球新种——河池德昭藤,这一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上发表。2021年,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发现该植物,后与科研人员进行了几年的野外探寻,最终证实该植是什么。
四川卧龙再次发现兰科植物新物种记者从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研究团队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发现一种兰科植物新物种——巴朗山盆距兰。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发表,这也是卧龙片区内发现并命名发表的第10个模式物种。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巴朗后面会介绍。
●0●
云南铜壁关发现兰科植物新物种——盈江虾脊兰近日,云南铜壁关保护区发现了一种兰科植物新物种,科研人员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对比确定为兰科虾脊兰属一新种,并以其发现地命名为盈江虾脊兰,相关研究结果在国际学术期刊《Phytotaxa》发表。 据介绍,兰科植物新物种盈江虾脊兰,是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还有呢?
上海科学家团队揭示外来植物的多维入侵机制图说:基于多要素-生物入侵概念框架的全球外来植物入侵驱动因子和作用路径分析采访对象供图新民晚报讯(记者郜阳)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和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郭文等会说。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植物新种“秉滔大花藤”这是2020年在云南瑞丽市弄岛镇拍摄的“秉滔大花藤”。曾思金摄)记者22日从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获悉,科研人员在云南省德宏州发现一植物新种“秉滔大花藤”,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PhytoKeys》上发表。2020年,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与中国科学说完了。
>△<
发现“紧箍圈”调控蛋白 科研人员揭示植物如何巧用免疫系统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记者郑莹莹)北京时间5月15日深夜,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水稻免疫机制的新成果,有助人们深入理解植物如何巧妙地使用免疫系统这把“双刃剑”。机制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供图) 该项等会说。
(-__-)b
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植物新种麻栗坡水玉杯 造型酷似“外星人”中新网昆明3月1日电(亚吉东张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1日通报称,该资源库科研人员在对云南麻栗坡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了水玉杯属植物一新种,命名为麻栗坡水玉杯。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植物学期刊Willdenowia。图为麻栗坡水玉杯。中还有呢?
+﹏+
云南发现兰科植物新物种——盈江虾脊兰自然保护区开展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与镰萼虾脊兰极为相似的虾脊兰,但两者间的唇瓣和侧萼片有明显不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对比后确定,该物种为兰科虾脊兰属的一个新种。随后,该物种被命名为盈江虾脊兰,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Phytotaxa》上后面会介绍。
四川卧龙发现兰科植物新物种——巴朗山盆距兰四川在线记者陈俊伶10月13日,记者从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科研人员在卧龙片区巴朗山东麓河谷发现兰科植物新物种——巴朗山盆距兰,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植物分类学SCI期刊《PhytoKeys》上。这是该科研团队近年来在卧龙片区调查发现、..
原创文章,作者:上海清诺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fnka.cn/muog4j9l.html